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一级)
11月 8, 2017 by 傅老师 · Leave a Comment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小学教师的本、专科小学教育专业。
维度 |
监测指标 |
参考标准 |
|
课程与教学 |
1 |
教师教育课程学分[1] |
必修课≥24学分(三年制专科≥20学分、五年制专科≥26学分)
总学分≥32学分(三年制专科≥28学分、五年制专科≥35学分) |
2 |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10% |
|
3 |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35% |
|
合作与实践 |
4 |
教育实践时间[2] |
≥18周 |
5 |
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3][4] |
≤20:1 |
|
师资队伍 |
6 |
生师比[5] |
≤18:1 |
7 |
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6][7] |
≥40% |
|
8 |
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8] |
≥学校平均水平 |
|
9 |
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9] |
≥60%(专科≥30%) |
|
10 |
小学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10] |
≥20% |
|
支持条件 |
11 |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1][12][13] |
≥13% |
12 |
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
≥学校平均水平 |
|
13 |
生均教育实践经费[14] |
≥学校平均水平 |
|
14 |
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15] |
≥30册 |
|
每6个实习生配备小学教材≥1套 |
|||
15 |
微格教学、语言技能、书写技能、实验教学、艺术教育实训室等教学设施 |
有 |
清华附小2012级4班《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火爆的侧面
10月 10, 2017 by 傅老师 · Leave a Comment
背景
最近有一个关于清华附小2012级4班《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在许多家长群和朋友圈火了(参考阅读:https://www.sohu.com/a/197005621_534679)。
问题的提出
必须肯定的是,这样的协作式论文比起传统的“苏轼诗词抄10遍”,或者“回家背苏轼诗词家长签字”要强太多了。但是窃以为这还不够好,这只不过是将传统的体制教育做了延伸和发挥,在“探索”的层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创造/创新”方面没什么帮助。
本次班级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研究主题各有不同:《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行走的苏轼》、《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等等。
上述研究主题,其实就是下面常见考题的不同侧面而已:
名词解释:苏轼
相对于“期末考试第一名”的小学生来讲,傅老师认为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这些小朋友算得上是“小学奥数一等奖”,但是距离我的要求相距甚远,因为我从这些课题研究报告中并未明显看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体现,也许是《名词解释:苏轼》这样的题目没有给小朋友们发挥的机会,但我更相信是中国目前小学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绝大多数孩子是在标准答案中浸淫出来的,他们可能已经没有创新的基因了,往往也不被允许提出“异见”。
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小朋友们其实可以把研究课题做得更有意义一些!
让苏轼遇见聪明的小学生
我觉得类似下面的问题更有意义,抛砖引玉,说两个。
1、请根据你对苏轼诗词作品的理解和北宋当时的历史情形,结合今天的中国现状,以《活在当下,21世纪的苏轼官拜何处?》为题,谈谈你认为苏轼如果生活在当下能否一展他的政治抱负。
(考察内容:诗词文学、历史、时政)
2、请根据你对苏轼的理解,以《我心中的王者荣耀新英雄:苏轼》为题,为王者荣耀S9设计一个新的英雄:“苏轼”。新英雄“苏轼”形象应当符合苏轼的诗词作品意境,自拟一二三技能或者四技能(如果需要的话),注意新英雄的技能和伤害平衡。
(考察内容:诗词文学、游戏、数学、最优/优化决策)
让孩子的探究过程更高效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文中有两处对于小学生来说严重“超纲”的地方,一处是“中文分词”,一处是“负债表”。这些地方应当让小朋友跳过,即使是大人做出来的数据和结果,小朋友也很难理解和对接。
傅老师在“中文分词”方面颇有研究,可以谈谈的是,对于古文(文言文)而言,两分法是最有效的(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不宜拆成单字。例如:
白日依山尽->
白日/日依/依山/山尽
江城子
傅老师最喜欢的苏轼的两首《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文最后由傅老师于2017-10-17编辑过
2017.10.19嘉定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小学专场
10月 9, 2017 by 傅老师 · Leave a Comment
嘉定区定于10月19号(星期四)在嘉定区普通小学(地址:塔城路278号)举办“关注学习经历 培育核心素养”嘉定区首届品质教育学术节小学专场活动。
参加对象
上午9:00-11:30
1.嘉定区各小学教导主任;
2.嘉定区各小学学科教师二名(含英语、体育、美术、拓展学科任意安排二位)。
下午13:00~15:20
1.嘉定区各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
2.嘉定区各小学学科教师三名(含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各一名)。
闵行实验小学2016年教师招聘启事
3月 8, 2016 by 傅老师 · Leave a Comment
闵行实验小学目前有4个校区,规模不断扩大,拟招聘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自然常识、卫生等骨干教师若干名。以下是具体招聘要求:
应聘条件:
1、本科学历或更高;
2、已经考取教师资格证;
3、目前在职小学教师或应届毕业生。
学校地址:
春城校区 闵行区民伟业路228号
莘松校区 闵行区莘沥路203号
畹町校区 闵行区高兴路389号
景城校区 闵行区集心路201号
应聘方式:
发送简历至dy-yjm@163.com
联系人:杨老师
进才实验小学教师招聘启事(2016第三批)
2月 22, 2016 by 傅老师 · Leave a Comment
进才实验小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丁香路1289,地处联洋社区。目前进才实验小学已经开始2016年第三批教师招聘计划,详情如下:
进才实验小学招聘学科
数学老师*1
体育老师*1
招聘对象
2016年大学应届毕业生或者或社会录用。
招聘要求
依照《2016年浦东新区公办学校教师招录办法》执行。
联系方式:
电话:68565581*1112
——本文最后由傅老师于2016-02-22编辑过
浦东坦直小学2016年春季学期招聘启事
12月 13, 2015 by 傅老师 · Leave a Comment
招聘学科:
英语×1
语文×1
招聘对象:
应届毕业生或社会录用人员。
招聘条件:
按照《2016年浦东新区公办学校教师招聘办法》执行,应聘者需达到各类从业资格要求。
应聘方式:
简历发至邮箱:rong1391@163.com
坦直小学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坦直社区文院街5号(近地铁16号线鹤沙航城站)。
联系电话:
68151276(王老师)
坦直小学招聘原文:
http://pe.gs/39Z
上海学生给老师打伞,撑伞而已,到底谁有错?相由心生,观点显现人品,言语体现素质!
5月 7, 2015 by 傅老师 · Leave a Comment
这几天各大主流媒体刊载《上海:学生为霸气女老师撑伞 教育局介入调查》,起因是有路人在公园拍到小学生春游给女老师打伞,然后上传至网络,接着舆论炸开,褒贬皆有,接着引发教育部门关注开始摸排,目前以老师泪流满面道歉而暂时告一段落。
http://pe.gs/37c
http://pe.gs/37d
……
媒体报道有失偏颇,中立性丢失殆尽
先看“报料人”上传图片后写的:
现在的老师也真是牛了。哪个学校的老师啊,感情你是国家领导人了??女子手里拿个小扇,真起范儿啊,求真相!
再看看媒体报道采用的标题:
春游让小学生打伞“霸气教师”来自上海宝山区,市教委已介入
上海最霸气女教师大热天让学生打伞表情享受_中国新闻_南方网
女老师炎热天让小学生为其撑伞霸气十足(图)_网易新闻中心
……
如此云云,不胜枚举。现在中国的媒体在“政治正确”的大是大非面前都成了哑巴,但是在拉底社会道德和民族风气上面可谓不遗余力,回想一下南京零距离的孕妇新闻狩猎看看吧。
看图说话,随意曲解!相由心生,观点显现人品!
然后傅老师专门去新浪微博看了看这个事情始作俑者@hellhell的微博(地狱地狱?),很遗憾图片和微博都删掉了,但是该内容被人截图下来了:
从其配图和描述用词,可以肯定这位小朋友尚未为人父母,可能在他眼里,学生为老师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是有目的的,或者被逼迫的。“地狱地狱”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的时候,周围的人和事物也必然是有色的,所以他认为这个事情不公平,于是回到家从拍摄的众多照片中筛选出这样几张他自以为颇有说服力的图片放到网上,没想到现在的媒体也正好都很无聊无料可暴,恰好碰到这么一个吸引眼球的东西,于是就出来了这个“上海小学生为女老师撑伞”的事儿一下炸开了。
从各类媒体刊载及相关评论来看,这些照片换下场景,依然会被骂成一片,比如说:
1、女学生给男老师撑伞(估计要问男老师是不是校长了?);
2、老师给学生撑伞(估计要问学生是不是领导的儿子了?);
3、小男孩给女同学撑伞(估计要问现在的小学教育成这样了?);
4、女老师给自己撑伞(估计又要说女老师自私只顾自己打伞不管学生死活!);
……
所以说,相由心生,观点显现人品!
顾老师没有错,为何要认错?
顾老师流泪致歉:“我错了”。(http://pe.gs/37f)
那么问题来了,顾老师应当向谁认错?
1、顾老师向给老师打伞的学生认错吗?顾老师向小男孩的家长认错吗?因为她没有拒绝学生给自己大伞?
2、顾老师向社会反面评论员们认错吗?因为顾老师在这群人眼里是一个“起范儿的国家领导人”吗?
3、顾老师向上海宝山区顾村中心校认错吗?因为这个事情让学校无光、校长无面、领导无法交代吗?
4、顾老师向上海宝山区顾村中心校上级主管部门——宝山区教育局认错吗?因为这个事把教育局领导弄得很没面子吗?
5、顾老师向上海市教育局(教委)认错吗?因为教育局(教委)遭受舆论谴责了吗?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同样人在体制内,不得不认错。但是原本一件本没有错的事情,非要认错,傅老师不明白这个错向谁认。
从媒体访谈得知,顾老师学校一毕业就来宝山区顾村中心校工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带这班小朋友,目前第三年(那么小男孩应该是小学3年级),3年工作经验的确算不上有多长,顾老师如果是师范本科毕业,那么今年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长期的校园工作和生活,必然缺少一些社会经验,在遇到这样的舆论潮的时候肯定会没了方向,处置的方法也必然是按照领导指示操办,没有主见:领导叫认错就认错,哪怕自己认为没有错,那也只有“忍”了。
认错是权宜之计,在目前中国学校体制下,如果顾老师想继续留校任教,哪怕是不在宝山干了,到别的学校去,她认错也是唯一的出路和解决方案。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傅老师是赞成顾老师认错的,但是不认可这件事情各方面处置的方式以及定性的结果。认错之后,领导位置稳了,社会舆论平了,喷子们也消停了,但是,新的小学教育、青少儿教育和子女教育问题开始涌动了,看似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的背后,是带给为老师撑伞的学生心灵难以抚平的创伤和难以理解的歪曲的是非观!
学生:我给老师打伞,你们为什么要惩罚老师?是我害了老师!我为老师做任何事都是错的!
首先回想一下当你还是学生的时候为老师做过点儿什么事?
我先来:小学帮老师抱作业本,拿体育器材;中学帮老师改卷子,抱作业本,同样也给老师打过伞,高中还帮老师搬家。这些都是学生时代多么美好的回忆啊,记得那个时候如果老师喊到自己去做事,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儿啊,老师总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以前小学还写过语文作文,题目类似于《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我能为父母做点什么》、《我能为老师做点什么》。
这次事件中的小学生3年级,也就9、10岁的样子,他们能为老师做的其实很有限,“撑个伞就要了命了”这个命题绝对是超过他们的理解范畴的,所以他们能为老师撑伞,却无力为老师平反!但是“撑伞坑哭老师”这个事实必定成为小朋友心中难以挥去的阴影,因为你无法向小学生解释明白“为什么给老师打伞会给她带来如此巨大的灾难”,为什么无法解释明白?明明是一个好事儿,是一个对的东西,你偏偏要说它是错的,你当然无法解释明白。至于“指鹿为马”都是些什么人在做,读读秦朝赵高那个历史故事你就知道了。
现在给老师撑伞的学生心中必然纳闷:“以后我还能为我喜欢的老师打伞吗?”
小学生尚未有成熟的世界观和是非观,但是他们却是最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一个群体,所有对小学生造成的打击都会对他们未来的思想和人生造成影响,影响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当你给学生传递严重负面的信号的时候,例如“好事你不可以做的”、“打伞会坑害老师的”、“老奶奶跌倒是不能扶的”等等,小学生将来长大就有可能将这些影响转化到行为中去。你看,现在老人摔倒还有人扶吗?
撑伞的小学生现在需要一些心理抚慰,应当由有经验的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和他面谈,消除他的负面阴影,要告诉他现实社会是正面积极的,要他好好学习长大来服务社会,实现理想。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你给老师撑伞没有错,只要是你自己愿意为老师撑伞,你就是好样的。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和你的同学们以后也要继续支持那些爱你们和关心你们的老师,同时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向那些对老师做出错误判断的人们表明:她真的是一个好老师!”
如果小男孩的家长或者老师愿意,傅老师非常愿意周末抽空上门拜访,与小朋友面谈。想当男子汉,岂能因为一次不公心有怨愤?点这里可以联系到我。
家长,你需要发声!自己有观点,对错分明,你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看上去在这个事情中,家长匿了!
但是不要忘了,这个事情的判断,不仅仅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重大影响,也会令更多人对为人诟病已久的体制内教育失去信心。
家长首先应和孩子沟通,了解真相。若孩子是被逼的,那么就告诉学校、局委、媒体这个真相,让老师受到她应有的谴责;若孩子是自愿的,那么你何必让老师蒙冤受屈?
如果孩子真的是心疼老师被太阳晒,自愿为老师撑伞,难道你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后别给他们打伞了”?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横眉冷对已经成为现在都市人的生活标签。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变成这样的人吗?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榜样,对错分明,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如果这个事情中的大伞学生是傅老师的孩子,那么:
1、第一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事情真相,是被迫就是被迫,是自愿就是自愿,又或者开始是自愿,后来变被迫,再或者开始是被迫,后来变自愿,无论如何复杂,告诉孩子,对错分明,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如果有被迫因素,那么就告诉学校、教委、媒体,老师有错,让她受谴责,承担责任;如果是小朋友愿意为老师打伞,导致老师名誉受损,那么我就要鼓励孩子站出来,保护你喜爱的人。
2、“大太阳下帮老师打伞”本身都是一件尊敬老师的好事,孩子,你做得对,做得好!一个老师带队出来春游,要看护这么多的学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你能为老师撑伞,为老师分忧,你长大了!
3、以书面材料上呈上海市教育局、宝山区教育局、顾村中心校领导说明情况,并且与校领导(校长、党委)沟通,争取以校方的名义,召集主流媒体做一个简要的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消除影响。作为家长,我的立场必然坚定:孩子给他喜爱的老师打伞,打得好,老师受得起!那些坏老师,坏校长,才不会有学生给他们撑伞呢!
学校,政教未分开,左右为难,但不是说:一切为了孩子吗?
不少学校打有标语: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口号喊得响亮有什么用?在这样的是非面前学校照样丢了自己的立场。不知道校方今后如何面对学校里的小朋友,你们要禁止学生给老师打伞吗?你们要禁止学生给老师抱作业本吗?你们要禁止学生给老师拿体育课活动器材吗?你们还要不要老师们好好的教书了?你们还要不要老师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了?你们是希望老师们都横眉冷对他们自己的学生吗?
又红又专没错,政治正确也好,但是你说“学生给老师撑伞”不对,你就是个坑,你坑老师,你坑学生,你给学生、老师和其他兄弟学校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
还记得这个类型的语文题目吗: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阿凡提的特点:_____________。
标准答案是:“乐于助人”,所以学生写“聪颖过人”就给了把叉!能找人评下理吗,这个叫什么教育?
这打伞的学生要是傅老师的孩子,马!上!转!学!
傅老师要给学校选择4看加一看:看生源,看课程,看老师,看校园,+看校品。人有人品,校有校品,就是这样。
教育局,错过了拉高社会道德和民族风气大好机会!
打伞学生说是自己是自愿的,也会被暗黑的社会评论员说成是迫于**的压力或者惧于**的淫威,真是太黑了!一个小学生而已,大人们何必用自己尔虞我诈的心态去俯视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现在社会戾气那么重,仇富仇官的思想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多特大特高的官员落马,都难以拉起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不仅仅是社会的问题,也是教育的问题。很遗憾,这次无论是市局还是区局,反映是快,但是方向反了,所以这丝毫不能反映“有关部门”的办事效率有多高,所谓“摸排”、“批评”不但是在秀自己人品下限,同时也让我们家长们大感失望。
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标准并且按照标准,最大程度上保护学生,做出独立、客观的判断,教育部门不应是为学校说话的,不应是为老师说话的,更不能是为网民说话的,但是你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家长有交代。如果查明,老师的师德有问题,那么你该停职的就停职,该驱逐出教师队伍的就驱逐;但是正常的良师益友,师生关系好,主管部门这样做就是泼老师凉水,打击学生信心,让我们家长无所适从。离开校园许久,傅老师确实不知道现在的小学还有没有“五讲四美三热爱”,赖宁、雷锋还学吗?但是好的东西,就像“学生为老师打伞”这样的,请你们发扬,请你们光大,“尊敬师长”难道不应该吗?“尊师重教”难道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吗?你们领导是大人,你们不要,我们的孩子要!说到这儿,傅老师忽然想起那个因在英国女子学校课堂上讲授性话题而被被开除英格兰教师资格队伍的老外Michael Davis,飘洋过海到中国潜伏苏州星海实验中学国际课程中心当起历史外教,并获得了外国专家证。
老师道歉认错的背后,没有赢家!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今天老师道歉认错的背后,看上去是舆论监督的胜利,是师生公平权利的胜利,但是其实根本没有赢家。许多从上海以外的城市来沪报考包玉刚实验学校的学生家长,无不向傅老师感叹上海市的初等教育好,理念先进,学生优秀。但是从这个事情上来看,我大上海的德育教育又在哪里赶超了其他城市?
今天批的老师不是你的孩子的老师,今天为老师撑伞的孩子也不是你的孩子,又或者你没有孩子,所以你貌似可以置身事外,此外你还可以戴上你心底的那副有色眼镜,去意气风发的当一回喷子,事实上你如愿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事情的判断会对未来的小学教育造成影响,潜意识下就是“老师是不可以接受任何学生的帮助的”(咱们不谈物质帮助)、“学生是不可以为老师做任何事情的”,所有正常的师生关系都有可能被贴上标签,然后放出来被批判一番,老师们人人自危,学生们人心惶惶,家长们一心想要的阳光、积极、健康、活泼、开朗被全部冲掉,大人们成功把现实社会中的虚与委蛇和尔虞我诈带到小朋友这个群体当中,你我的子女谁也跑不掉,所以明天,请你不要感叹什么世风日下、唯利是图,这都是我们大人自己造成的!
这个社会确实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需要改进,但是并非一无是处,当你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它的时候,你就一定看不到白云,你看到的会是红色、蓝色、绿色甚至是黑色。这个社会确实充满着尔虞我诈,傅老师我自己也被骗过,被利用过,那又怎么样呢,一个人想要在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中生存,并不意味着他也必须变得尔虞我诈。所以,请摘下您的有色眼镜吧,用一颗平常心去看这次的“上海学生给老师撑伞”的事情,也许你感受到的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咱们一起把感受到的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并让我们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一起为孩子们保持这一片蓝天白云!
作为一个老师,作为一个家长,傅老师一直坚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优先于学习成绩!
新浪微博冷笑话拜读,相由心生,观点显现人品,言语体现素质!
校长赵斌今天下午表示:学校已经对此提出严肃批评,当事的老师也认识到这个行为是相当不妥当的,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做了深刻的检讨。
然而,当地媒体称:该学生系自愿为老师打伞!难道这孩子天生是个走狗奴才?洗地的媒体也太特么无耻了。
来自这位老师活生生的虚伪真他妈的恶心!你这婊子让孩子们给你打伞的时候想过孩子吗?虚伪的人除了欠揍还真他妈欠操!
老师是成人,举手之劳,何必让孩子们牺牲?看似小举动,实际是大毛病,可为老师打伞,也可为官员打伞
学生当然是自愿给老师打伞啦,哪个学生敢对外宣布和老师关系不好不是自愿打伞的呢。前两年女大学生给教授亲亲抱抱,同学们不也纷纷表示师生关系好亲昵不拘小节吗。
搞学问,就不要图享受,如果戴着搞学问的帽子只图享受,这样的老师是否值得尊重,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己德行不好还要人尊重,还不如做婊子的。
“段子”照进现实里:
某日,一学生为老师撑伞。路人看到后,愤愤不平,说现在的老师真没师德。学生于是将伞撑到自己头上。又有路人说,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老师怎么教的?老师听到后,拿过伞,帮学生撑起伞。路人又说,孩子一定有来头,这个老师趋炎附势。老师想,算了,俺自个儿用吧,于是自己给自己撑。路人又说,现在的老师真没爱心,自己有伞,不管学生。老师无奈,唉,把伞收了吧,谁都不用总行了吧。于是两个人谁都不用。又有路人说,瞧这对师生,有伞不用,老师越教越傻,学生越学越笨了。老师急了,干脆和学生手把手共握一伞。路人窃窃私语,看,师生恋!
最后分享一个视频
——本文最后由傅老师于2015-05-28编辑过
南昌上海路小学×××之友和××方法报到底是什么期刊杂志?
10月 10, 2014 by 傅老师 · Leave a Comment
有一条新闻是说南昌市的上海路小学老师给一年级家长发短信让学生带钱,其中有两个引起了家长的误解(http://pe.gs/32K):
4.×××之友50元;5.××方法报两门80元
两个杂志竟然也要“打马赛克”,于是稍微花点功夫来折腾一下。
×××之友
先做社会化分析,这个期刊杂志既然是给小学生定的,那么一定是和小学相关的。小case就不用google了,上百度搜一下(http://pe.gs/32L):
小学 之友 site:baike.baidu.com
×××表示是3个字,瞬间可以筛出《小学生之友》和《班主任之友》。不用想,不可能是后者了,班主任要看的话只需自己订一本,不需要让学生去买,那么应该是《小学生之友》。进一步到百度百科读一下《小学生之友》词条(http://pe.gs/32M),它是旬刊,一个月3本,而且是江西本地刊物,符合“近水楼台先得月”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现代社会化规律。
我们再到“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http://pe.gs/32N)去查一下:
按照《小学生之友》单本全年订价30元来看,这个收50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方法报
可以如法炮制,百度一下(http://pe.gs/32P):
方法报 site:baike.baidu.com
不过这次咱们换个花样,直接上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去搜索“方法报”:http://pe.gs/32Q
提示“搜索到310种相关报刊”,都是《学习方法报》分年级、分学科的期刊,翻页过后还能找到2014年上半年的合订本。根据新闻两门80元,南昌上海路小学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因此这个“××方法报两门80元”一定是《学习方法报小学数学人教一年级》(http://pe.gs/32S)和《学习方法报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http://pe.gs/32R)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家长不必对于学校订阅《小学生之友》和《学习方法报》吹毛求疵,南昌上海路小学做这样的推荐,应该有其道理,何况一年130块,真的算是白菜价了!
——本文最后由傅老师于2014-10-1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