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说:外国人生活中打招呼用yo,再见说chao,how are you是书面语
5月 28, 2010 by 傅老师 · 6 Comments
看新闻的时候偶然在新民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外教教学方面题为《儿童学英语”拼外教”有讲究》的文章,仔细阅读后发现其关于TEFL/TESL/TESOL证书相关的文字几乎全部引自我们2008年发布的《Tefl证书,Tesol和Tesl证书,介绍tefl certificate等外教资格证》。不过傅老师想谈的并不是这个“摘引”的问题,而是其文中令人大跌眼镜的观点:
家长在“拼外教”前就应该想清楚一个问题:你到底要让孩子学什么?一位从教多年的英语老师给家长的建议是:如果只是希望让孩子多开口,那不妨让外教教授一些日常用语。“所谓日常用语,不是‘hello、howareyou’,这是书面语。孩子在未来十几年中都将接受这些书面英语教学,可是外国人在生活中用的不是这些语言。比如他们打招呼用‘yo’,再见说‘chao’。”
首先来帮新民网纠正一下错误,不要误导了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们:
1、“Hello, how are you?”是常用得不能再常用的日常口语表达了,不知道怎么会被那位“从教多年的英语老师”归为书面语;
2、“外国人生活中用的不是这些语言”:其实说英语的外国人生活中除了说“Hello, how are you”以外,还说how are you doing? how’s it going? how have you been? what’s up?等等。那位“从教多年的英语老师”口中的外国人估计指的是日本人:)
3、“他们打招呼用’yo’,再见说’chao’”:关于yo傅老师真是孤陋寡闻了,身边没有外教用过,也没人说过甚至提起过,后来在维基百科上找到了相关介绍,属于美国俚语,说起来有种“Hey man!”这种感觉,不知道有没有家长想让自己的小家伙英文说成这样;至于chao,这个傅老师知道,应该是被写错了,正确的应为ciao,意大利语ciao发音为chao(注意ch发音和chair一样),“再见”的意思,英美人说再见不用ciao的,一般说bye, see you (later/next time/tomorrow), cya等。
新民网的编辑并非英语教育亦或ESL教学的专家,因此他们也只能引用别人的观点,只是文中提到的“从教多年的英语老师”的言论恐怕有误人子弟之嫌。
从第二外语教学的角度来讲,英语教学应该以英美主流文化为主,尤其针对小朋友的教学应淡化俚语,训练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和外教的交流和语言运用中激发小朋友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好的学习方法,当小朋友发现自己能用一种和家里说的完全不同的语言和老外交流时,他们说英语的信心和学英语的兴趣正在逐渐形成。
更新的外国人打招呼用语请参考关于How are you的补遗
——本文最后由傅老师于2014-05-13编辑过
呵呵,这个傅老师,怎么说你呢?您是在天朝学的英语吧?估计累计在国外生活的时间不超过一周或者没有?在国外不是没有人用how are you,有,但是大部分都说how ya doing或者what’s up,yo多见于黑人之间打招呼,关系好的也有说s’up的,ciao的使用也很普遍,其实言之凿凿的傅老师不用你费钱费力出国,每天在网上看看美剧就可以知道真的外国人怎么交流,您了还真以为就跟国内书本教的那样,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 am fine too然后就各奔东西??您搁那儿搞笑呢吧??!你知道在北京胡同里见面问“吃了么”,您就不能用您那过度开发的大脑想想国外一样有很多口语化的东西?For god sake!
您这样的还是别有样儿没样儿的评价别人关于英语的文章了,井底之蛙不跳出井没有人知道他在下面,只有跳出来了才会被人笑话。
顺便跟您提个醒,别以为您在国内认识几个外教就天大的事儿了,真的去国内教英语的都是那种在本国混不下去或者很难找到合适的好的工作,而去了中国又没有专业技能,只好教自己的母语来混口饭吃的主,真的有技能有本事的有谁会去教英语?就像中国移民在欧美真的有专业有本事的有谁会去教中文?教中文一年也就4万加币,做工程师一年10多万,您觉得哪个更好?
备注一下,我在英国读的研究生,目前在加拿大工作生活若干年了。都是英语国家,想必比您对英语更有发言权吧?
谢谢。
傅老师,说的挺真确的, 与你的解释几乎一样。。。 你写得也太刻薄了。。。。的确yo是黑人用得比较多, 也就是“hey man”的意思。。。。傅老师也没什么错啊。
说句实话在国外读研的,英语都不怎么样。 有时还不如那些不读书整天泡吧的。
yo黑人总说的,chao是西班牙语跟意大利语ciao一个意思,跟法语salut也差不多。另外打招呼用法太多了,good day澳新爱这么说,法语的bonjour,也是good day的意思。再比如俚语,新西兰徒步时经常说毛利语打招呼kia ora。其实到英语国家后会发现,他们英语都“不标准”,就像你去沈阳或哈尔滨学东北话,去北京学北京话一样,没人说话跟播音员一样,那样到比较怪。